「台灣國際智慧能源週 (Energy Taiwan)」為台灣規模最大的再生能源產業展覽,聚焦多項能源產業供應鏈,這次展覽規模成長 40%,共展出 1,000 個攤位,創下歷年新高!而在展場行銷,該如何達到最好的效益呢?線上與線下結合無疑是最佳方案,藉由OMO行銷力,提升與會者對企業的認同與合作。
數位科技的發達讓互動設計受到重視,互動設計以「人」出發,重視人的需求和經驗,提供有別以往的體驗價值。也就是說互動設計和商業結合後,能應用在博物館、商業展覽、市場行銷等領域,提供客戶、VR、AR、3D投影、體感偵測等五感互動體驗,優化企業和客戶間的溝通過程,進而符合行銷期待。對企業來說,數位科技新技術的互動設計,能滿足客戶提供符合需求的貼心服務和深刻印象,擬定品牌行銷策略時不可忽視!
疫情逐漸趨緩,實體活動逐步開放的情況下,除了專業的實體展會可以參加,是不是還有更新穎、更能夠直擊受眾心中那塊軟肋的多元行銷方式呢?簡單,王一特派員直接告訴你解答:「策展行銷」!無論是實體策展或者數位策展,我們需要的絕對不止是品牌本身的產品獨特性,更重要的是如何以內容策展、如何以互動體驗的方式來進行行銷;而 2021 年末的元宇宙消息一釋出,實體展覽也紛紛轉型成數位展覽,因此數位策展行銷的對策又會是如何呢?讓我們繼續看下去!
數位互動藝術不僅可被應用在藝術展覽上,其實還可以應用在商業展場上,不僅可以給予消費者強烈的互動體驗,還可以替商業展增添另外一種不一樣的美學風味唷!
博物館展覽其實可以結合專業的展示設計以及有趣的互動設計,將生硬的知識用趣味橫生的方式精準地傳達給每一個參觀者,製造更有話題性的互動體驗,加深觀眾展覽體驗價值。
高科技時代來臨,互動設計技術已逐漸被帶入商業空間和展場中使用,但是此技術的應用場所不僅局限於商用,還可以被應用在藝術展覽、博物館或是圖書館等藝文知識型空間,大幅提升觀眾們的體驗價值。
數位時代中,傳統的行銷工具漸漸式微,大量的廣告投放固然有基本的需求,但現在我們更需要的是「體驗」、「情緒」、「感受」!在今天的文章中,我們將會介紹常見的體驗行銷工具、體驗行銷策略,當然少不了的是針對客戶為中心的剖析。最後以兩大國際品牌 - IKEA 與 Uniqlo 作為案例分享,看看他們是如何以體驗行銷打造品牌信任度與高回購率!
互動設計師忍者:「濾鏡是一種AR內容形式,也是能夠讓品牌與消費者溝通的最佳管道,品牌內容行銷的催化劑。」品牌需要靠內容擴散、內容需要靠載體擴散,從古至今的社群載體不斷變化,而現在最常被使用的就是 Facebook(以下簡稱:FB)與 Instagram(以下簡稱:IG);若我們能夠事先預判內容趨勢並進行濾鏡行銷規劃,自然就能依靠FB濾鏡、IG濾鏡創造更多的粉絲、顧客。
© King One Design, Inc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