从 AR 到 XR:2026 沉浸式XR互动与展览策展新趋势|KingOne Design 王一设计

Close

Close

Close

从 AR 到 XR:2026 沉浸式XR互动与展览策展新趋势

2025. Oct. 911

沉浸式XR:开启体验行销的未来场景

随着科技的快速进步,近年来展览与体验行销正迎来一场全新转型!观众已不再满足于静态的平面展示或文字说明,而是期待能够「参与、互动」,甚至将现场体验延伸到线上平台。

XR(延展实境)技术的崛起,为展览带来了从「平面呈现」升级为「立体互动」的可能,让观众不只是看,而是「感受、探索、参与、分享」。同时,资产数位化的概念日益成熟,让展览内容不再侷限于现场,而能跨平台延伸成为长期可营运的文化与商业资产。

图片来源:王一设计

在这个新时代,XR互动结合体验行销,已成为品牌、博物馆、教育单位与文化机构提升观众参与感的核心策略。本文将带你了解如何透过 XR 技术与数位资产化设计展览,并分享成功案例,解析 2025 年的展览趋势。

「当展览从单纯展示转向互动探索,沉浸式体验便成为创造惊喜的核心策略。从 AR 到 XR,展览不再只是单向的资讯传递,而是能让观众全情投入的互动旅程。」

XR 科技入门:从 AR 叠加到沉浸式体验

扩增实境(AR)是 XR 的入门应用,它能将数位资讯叠加在真实世界中。观众透过手机或平板扫描展品,即可看到文字说明、图片、影片甚至 3D 模型。AR 的优势在于门槛低、导入快,几乎不需要大型硬体设备,就能立即提升互动感。对策展人来说,AR 是吸引观众的最佳入口。

图片来源:王一设计

XR 作为总称,涵盖 AR、VR(虚拟实境)、MR(混合实境),代表整个「虚实融合」的应用可能:

VR 虚拟实境:观众完全沉浸于数位世界,适合重现大型场景或无法现场展示的内容。

MR 混合实境:虚拟物件能与现实互动,例如将虚拟文物与实体场景结合,创造更深层的教育体验。


对展览来说,XR 让观众从「看」走向「参与」,并进一步进入「分享」,形成完整的互动循环。这种由浅入深的设计策略,不仅务实,也更具延展性,适合不同规模与需求的展览。

从平面到立体:沉浸式互动展览的设计策略

展览要带来惊豔感,必须跳脱单纯平面资讯,转向立体互动。以下四大策略是设计关键:

第一眼的视觉冲击

透过投影、沉浸式光影、大型互动牆,立即抓住观众的注意力,激发探索慾望。


任务化走读

将展览内容拆解为章节或任务,观众需完成互动挑战才能解锁,提升停留时间与参与感。


多感官连动

结合声音、触控、光影、AR 堆叠与装置,将「看」转化为「感受」。例如宜兰地热教育馆的互动体验,就透过声音、光影与触控装置,使抽象知识具象化。


资产化思维

将展览素材(3D 模型、影片、动画)数位化并模组化,能跨平台再利用,例如搬到线上展厅或社群媒体,延伸展览效益。

精彩XR实例:XR 互动与沉浸式展览提升参与度

伦敦自然史博物馆:「自然愿景」(Visions of Nature)展览

伦敦自然史博物馆的「自然愿景」是一场划时代的混合实境(MR)体验,它将观众从当下直接传送到遥远的 2125 年。

这场展览的核心价值在于运用 Microsoft HoloLens 2 头戴装置,巧妙地将全息数位内容与博物馆的实体空间融合。观众在真实的展场中移动时,会看到未来世界的动物、植物和场景以 3D 影像形式叠加在眼前。例如,观众可以目睹在气候变化下,物种如何适应或演化出新的形态。

「自然愿景」的目标不仅是展示科技,更是透过这种身临其境的「未来预览」,让公众深刻感受人类行为对地球的长远影响。它成功地将複杂的环境科学和物种保育议题,转化为一场极具冲击力与教育意义的沉浸式旅程。

原驳馆 KHI IDEAS:原民文化 XR 寻宝游戏

图片来源:王一设计

高雄驳二艺术特区的原驳馆(KHI IDEAS),携手 L'AiR TAG 导入 XR 沉浸式导览,成功将台湾原住民族文化推向一个全新的高度。观众只需扫描展场内的 L'AiR TAG 标籤,即可解锁丰富的影音内容、路线地图,并完成集章任务换取好礼。

L'AiR TAG 的应用,将原本较为静态的文化展示,转化为一场结合科技与文化的寻宝之旅。透过 XR 扩增实境的参与感,观众得以建立个人化的探索路径,使文化学习不再是单向阅读,而是充满互动与惊喜的知识体验。

地热教育馆:沉浸式地底知识探险与 AR 互动

图片来源:王一设计

在结元能源地热教育馆的案例中,设计团队利用数位互动科技,成功打造了彷彿置身地底的沉浸式观展环境。除了空间本身的场景设计,专属的 AR 导览 App 是关键亮点。

图片来源:王一设计

该 App 结合了情境式的设备展示与 AR 技术,让複杂的地热发电原理知识,能以视觉化的 3D 模型与动画跟随参观者移动、即时呈现。观众甚至能透过体感互动游戏,模拟转动发电机,让原本生硬的再生能源教育变得身历其境且寓教于乐,创造了公众教育场域的「沉浸式学习」典范。

案例告诉我们,价值不仅在于现场的惊喜体验,更在于如何透过数位资产化,让展览内容延伸、再利用,成为可长期经营的资产。

结语:从互动到资产化,沉浸式XR展览的新策略

综观 AR、VR 到 MR 的应用案例,XR 不仅是展览的「最佳入口」,更是将内容转化为长效资产的关键策略。

透过 XR 创造的沉浸式互动,观众不再是单纯的接收者,而是深度参与故事的体验者。这种参与感极大地提升了教育效果和记忆点。更重要的是,这些数位化的 XR 内容,无论是 AR 导览 App、VR 影片还是 MR 体验,都能被重複使用,甚至成为独立的数位产品。这代表着展览的价值从一次性的现场体验,延伸为具备永续性与延展性的数位资产。因此,XR 不仅丰富了观众的观展经验,也为展览机构开闢了内容资产化和商业模式创新的新道路。

从商展到展览,迎向体验经济的转型浪潮:2025 最新互动式体验5大行销应用 AR You Ready?海内外5大AR艺术展览让记忆更有意义 AR新思维互动设计作品案例揭秘,突破传统吸引客群用这招!
HOT! 热门文章